首页

艾彩原创视频最新

时间:2025-05-23 18:07:36 作者:西北四省(区)百余名“文物医生”齐聚兰州迎大考 浏览量:91078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中国正在推进玉米进口的多元化,以改变进口过度集中于美国一家的格局。而随着中国进口的增加,巴西和美国玉米的市场份额之争将会愈演愈烈。

  据《日本经济新闻》10日报道,作为全球风向标的芝加哥期货市场,玉米价格在8月下旬跌破了每蒲式耳5美元的整数关口,9月19日更是跌到了4.6美元区间,这是2020年12月以来的最低位。压垮芝加哥玉米期货价格的重要原因是美国玉米在全球出口市场的份额下降。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全球第一大玉米消费国和进口国的中国正在减少从美国的进口。

  与此同时,巴西玉米向中国的出口正在激增,导致美国在中国的玉米进口中存在感不断下降。国际金融信息公司路孚特通过海上运输船推算的中国进口数据显示,8月美国向中国出口的玉米只有24万吨,比接近150万吨的2022年8月下降了83%。去年8月,中国没有从巴西进口玉米,而今年8月,中国从巴西进口的玉米飙升到了58万吨,远高于美国。而从9月截至28日的数据来看,中国从巴西进口的玉米达122万吨,美国则仅有7万吨。两者的差距不断扩大。

  此前中国的玉米进口高度依赖美国和乌克兰,2022年中国进口的玉米中,美国占比70%左右,乌克兰占比超20%。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中国改变了依赖这两个国家的策略,转向进一步扩大玉米的国际来源。

  彭博社去年曾首次报道称,中国开始“罕见地”从巴西进口玉米。虽然巴西已是全球第二大玉米出口国,但在过去9年中,中国几乎没有从巴西进口过玉米。今年5月,中国从南非进口的首船饲料玉米抵达,标志着中国继巴西之后又正式打通了南非玉米输华通道。至此,中国玉米进口开始改变美国一家独大的格局。

  日本农林中金综合研究所的理事研究员阮蔚对《日本经济新闻》分析称,中国转向巴西玉米有两个原因:一是随着丰收,巴西玉米的价格下降,竞争力增强。二是为了增强粮食安全,这是中国推动进口国多样化的结果。

  2022年中国进口了2062万吨玉米。彭博社分析称,从长远来看,中国从巴西进口玉米或将鼓励巴西农户进一步种植玉米,从美国夺走更多的市场份额。巴西官方8月24日公布的预测数据显示,该国的大豆和玉米产量均创历史新高,今年将被确认为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并将首次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玉米供应国。

  彭博社在报道中还称,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在国际玉米市场上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然而,截至2023年8月31日,美国将全球最大玉米出口国桂冠让给了巴西,而且这一趋势可能永远无法逆转。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玉米分析师刘栋10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粮食安全的角度考虑,立足国内供需,进一步拓展进口渠道,有利于打破玉米严重依赖一国的市场风险,使中国更从容地应对未来国际玉米市场供需环境的变化。他认为,巴西玉米价格合适,增加进口符合中方利益。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台风“小犬”来袭 厦门海上客运航线停航

据了解,这起案件的卷宗材料颇为丰富,主要包括海南省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2021)琼97刑终164号】、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3)琼民终339号】以及海南省东方市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书【(2022)琼9007民初131号】,此外还有四份申诉通知书。这些法律文书背后,是一段错综复杂的情感与法律纠葛。

习近平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会见出席中意文化合作机制大会和中意大学校长对话会代表

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11月8日报道,台当局行政管理机构“经贸谈判办公室”8日宣布,当天,台当局驻英代表谢武樵与英国“驻台代表”邓元翰(约翰·丹尼斯)通过视频签署“加强贸易伙伴关系”安排。报道说,该协议设定未来进一步谈判的机制及谈判规范,后续双方将尽速就数字贸易、投资、再生能源与净零碳排等三项议题展开谈判。

航行警告!渤海北部进行军事演习 禁止驶入

无人驾驶,自动离港靠港锁船;手动操控,自由享受玩水乐趣……近日,15条智能游艇在天津水上公园投用,该船总长 6.2米,为绿色智能电动船舶,可实现智能辅助驾驶和人工驾驶自由切换,自动出港、手动航行、自动进港、自动停靠并锁船。据了解,该项目智能化高度集成,以“大数据+船联网”作为系统解决方案,智能中控系统可以提供电子围栏、北斗定位、智能驾驶、5G通信、语音提示和多维感知功能。(汤润青)

这个画面拍摄于海南文昌淇水湾海滩,位于文昌航天发射场的东北方向。每次有火箭发射任务,来这里观看的航天爱好者都早早占好了位置,今天也不例外。长征八号火箭点火升空的那一刻,也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

王毅同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通电话

李强指出,中方支持圣普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实现繁荣发展的努力,愿继续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帮助圣普方推动发展建设,提升发展内生动力。双方要加强旅游业、农牧业、蓝色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合作,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深化医疗卫生合作。中方愿同圣普方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和平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生态保护等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加强沟通协调。双方要落实好此次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一道加强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建设,推动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和中非合作不断向前发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